隨著天然砂的日益減少,和受政策保護,機制砂(也就是通過制砂機,沖擊式破碎機等專業制沙設備粉碎后的沙石材料)市場顯現出了巨大的潛力和活力,尤其是近年來,建筑市場的需求巨大,促進了砂石市場的快速發展。
機制砂也以獨特的優勢逐漸取代市場,成為建筑材料的最好來源之一。在此我們對兩者的不同特點和優勢做出分析。
機制砂的堅固性能比河砂稍差,但仍然達到GB/ T 141684293標準的優等品指標,在普通混凝土中使用不存在問題。但在經常遭受摩擦沖擊的混凝土構件中使用,除必須摻用外加劑,還應控制混凝土的灰砂比和砂的壓碎指標與石粉含量。
通過水泥的試驗、砂漿試驗、混凝土試驗,用機制砂配制混凝土與天然砂無大的區別,一般來講,同坍落度的前提下,機制砂的用水量要稍大些,但要根據施工條件及結構物和運輸等因素考慮。
但對混凝土的強度基本不變;用機制砂配制泵送混凝土等特種混凝土時注意砂率不宜過高,防止降低混凝土強度和耐久性等工程質量。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砂石作為混凝土結構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優劣對整個工程的質量及耐久性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在滿足用砂性能指標的前提下,選用經濟可行的方案,既要滿足施工質量要求,又要有效地控制生產成本,這樣在天然砂資源缺乏的地區,使用反擊式高效細碎機或沖擊式破碎機制造優質機制砂進行混凝土施工生產不僅是可行的,其綜合效益也是顯著的。同時在機制砂使用中,也可以進行建筑材料學科方面的研究試驗,積累經驗,為學科的發展奠定基石。
事實證明,機制砂不僅來源廣泛,材質穩定,易于操作和控制,性能良好,能夠滿足建筑需求,而且經濟可行,是未來建筑市場的發展方向,對于天然環境的保護也十分有利。